Foreign Media - News Reader

Home Category

气候危机导致性别暴力激增

By news.un.org 10 0
Source: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5/04/1137826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社会和经济压力,这些压力是导致性别暴力上升的重要原因。极端天气、流离失所、粮食不安全以及经济不稳定等因素正在显著增加性别暴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尤其在原本就脆弱的社区中,妇女和女童面临的风险更为严重。 

报告显示,全球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亲密伴侣暴力的发生率就增加4.7%。在全球变暖达到2°C的情景下,到2090年,预计每年将有额外4000万名妇女和女童遭受伴侣暴力;若升温达到3.5°C,这一数字将翻倍。 

联合国与欧盟共同发起的“聚光灯倡议”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最新报告强调,任何有效且可持续的气候解决方案,都必须将性别平等、安全与正义纳入其中。 

“阴影中的大流行”:性别暴力的全球危机 

性别暴力本身已是一场全球性“流行病”。目前全球超过10亿名妇女(至少每3人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曾遭受身体、性或心理虐待。然而,只有约7%的受害者会向警方或医疗机构正式报案,实际数字可能远高于统计。 

在气候灾害发生后的时期,暴力事件出现显著上升趋势。例如,某研究发现,在热浪期间,女性被杀害(女性谋杀案)的数量增加了28%。此外,洪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所导致的流离失所也会带来儿童早婚、人身贩运和性剥削等一系列性别暴力问题。 

边缘群体所承受的风险更高 

报告表示,这场危机的负担并不平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妇女和女童(小农、非正规城市居民等)面临更高的暴力风险。同时,土著妇女、残障者、老年人以及性少数群体也因多重身份面临更复杂的威胁,而他们往往难以获得基本的保护、庇护或服务。 

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若全球气温上升4°C,预计亲密伴侣暴力的女性受害者人数将从2015年的4800万激增至2060年的1.4亿。但若升温被限制在1.5°C以内,受害比例反而可能从2015年的24%下降至2060年的14%。 

女性环保人士面临愈加严重的威胁 

报告还特别指出,全球女性环保人权捍卫者正面临愈加严重的打压与暴力。许多人因反对破坏性土地开发或开采行业而遭遇骚扰、诽谤、人身攻击甚至生命威胁。在危地马拉,举报非法砍伐的女性被强行驱逐、住所被焚毁;在菲律宾,反对采矿的女性更是面临绑架和致命暴力。 

结束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不仅是人权的要求,更是实现公平、可持续和具有气候适应力的未来的必要条件。 

气候政策必须纳入性别视角 

尽管问题严峻,全球用于气候相关发展的援助中,仅有0.04%的资金主要用于促进性别平等。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在理解性别暴力如何影响气候抗御能力与正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聚光灯倡议》呼吁各级气候政策都应将性别暴力预防机制整合进来,从地方治理到国际资金安排都不例外。 

报告引用了一些国家的成功案例,包括海地、瓦努阿图、利比里亚和莫桑比克,这些国家通过将产科人员转岗至气候智能型农业部门、在灾害应对中提供性别暴力服务、建立灾区移动健康诊所等举措,成功将应对暴力与增强气候抗御能力相结合。 

®Foreign Media - News Reader